你的位置:178体育直播app下载 > 新闻动态 > 越南老太婆突然扔手榴弹,我军冲锋枪扫射,当场将其击毙

新闻动态
越南老太婆突然扔手榴弹,我军冲锋枪扫射,当场将其击毙
发布日期:2024-12-21 15:48    点击次数:78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越边境越南一侧瞬间被笼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愤怒的炮火之中。

2月26日拂晓,四川什邡县九里埂,50军150师448团驻地,紧急集合的嘹亮军号声突然响起。

几分钟后,特务连战士李昌茂和战友们就已经集结完毕,等待前往团部的登车地点。

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战士们不用再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装备走到几百米开完的团部,所有军车全都已提前停在了每个连的营房门口。

李昌茂知道这不是上级的统一安排,而是汽车兵们的自行决定,因为大家心里明白,这次送走的战友中肯定有人再也回不来了。

3月6日上午,448团作为150师的先头部队乘车率先开过广西水口关大桥,一路上,他们一直在与凯旋班师回国的兄弟部队逆向而行,一股豪情不由得从李昌茂的心中升起。

展开剩余91%

3月16日,李昌茂和战友们大踏步走过广西平孟关口的凯旋门,受到了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晚,在驻地留守的连副指导员李昌久兴高采烈地给战友们发放包裹,但他连喊了10几个人的名字,都无人答话。

瞬间,他的眼眶湿润了,嘴唇开始颤抖,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对李昌茂和几位战友说道:“包裹都在营房,兄弟们,自己取吧。”

特务连90多名战士,最后只有20几个人取走了包裹。

李昌茂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怎样的战斗?

他们的战斗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碰碰钉子”

1978年底,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提出了要对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的越南进行一次有力的反击作战。

新中国是无数英烈用鲜血换来的,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作为老一代我军将领的叶剑英元帅、徐向前元帅、粟裕大将对反击战均表赞同。但实际上,小平同志和几位老将领都对我军当时的战斗力水平心存疑虑。

自从朝鲜战争以后,解放军就再也没有一场真正大战的经验,在10年特殊时期,除了北方边境对苏的精锐甲等全训师外,全军的大部分部队精力都没有放在实战训练上。

而且,很多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都已近暮年,而年轻的一代指挥员却没有经过战火的历练,我军的指挥层已经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

而反击战中,解放军将要面对的越南军队从1950年代的抗法战争开始,已经连续作战了20多年,全军经验丰富、作风泼辣,装备精良,很多指挥员都曾在我国接受过严格训练,对我军的各种战法深得精髓。

更令人担心的是,部队在疏于训练备战的同时,更是出现了躺在过去的功勋上沾沾自喜的严重倾向,“骄娇二气”已经不再是个别情况。

作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关键决策者,小平同志是卓越的军事家,他戎马生涯几十年,热爱这支自己曾经付出无数心血并参与锻造的百战雄狮。但他也非常清楚当时的解放军能有多少战斗力。

因此,对越反击战除了是一场必打的战争外,小平同志更是有意要让全军上下“碰碰钉子”,“受点挫折”,吃点苦头。

要重新唤醒解放军沉睡的血性、要锤炼出真正的战斗力,要重现前辈的赫赫威名,除了流血,没有别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小平同志将对越反击战定义为一次“整军”,只有经过“整肃”的、“优胜劣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才能成为国家“四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和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强大基石。

李昌茂所在的150师正是小平同志这次“整军”的一个缩影。

深入敌境

李昌茂所在的150师并不是50军血战朝鲜的老部队,原来的150师在1964年改编为辽宁省军区的独立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是在1967年从成都军区抽调的几支部队新组建的。

1979年开战前,150师临时从乙等部队升级为甲等部队,人数瞬间从6000多人增至11000多人,大部队基层主官都是临时提拔起来的,没有实战经验,部队也只经过临战训练,因此战斗力有待检验。

经过铁路“闷罐车”的长途运输,3月1日,欠了一个炮团的150师从四川抵达广西宁明县。

李昌茂和自己班的8名战友住在了当地一家农户用泥土和木头自建的小二楼里,厕所和水井都在几百米开外,因为越南特工已经渗透到这里搞破坏,所以部队不允许战士单独行动。白天,他们每隔十几分钟就可以看见我军的战斗机三架为一组在边境上空巡逻。大家已经依稀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

3月4日下午17点,我国政府宣布从越南撤军,李昌茂和战友们反而感到非常失望,大老远跋涉过来,一枪没开就要回去了,寸功未立,这看见留守的战友太没面子了。

就在大家“发牢骚”的时候,第二天,李昌茂的特务连就接到命令:准备到越南高平,和兄弟部队一起执行清剿任务,同时掩护早先参战的部队撤回。

所有的指战员立刻行动,把非战斗用的随身物品都打成包裹集中存放(这就是本文开头时的那幕,副指导员让战友们去领自己的包裹),同时开始领取弹药、大米、食盐、急救包、净水片、高帮防刺鞋等所有参战装备。

3月6日上午9点,李昌茂和战友们紧急集合,准备出发,此刻他和战友们感觉有些压抑,“为了国家光荣牺牲”的豪言壮语瞬间就要成为现实。

“横竖都是死,不如轰轰烈烈!”李昌茂很快就想通了,他觉得战友一定也想通了,瞬间,“不负人民重托!坚决完成任务!坚决保卫国家领土!”的口号响彻驻地整个村庄的上空,连长看着一张张仍显稚嫩的面孔,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10点,连队蹬车,448团作先头部队,正式开拔向敌人腹地挺进。

一进入越南境内,李昌茂所感受到的就已不只是战争的气氛,而是真实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沿途到处都是被炮火摧毁的建筑,死亡的牲畜、还有已经腐烂发臭的敌军尸体。浑浊的空气让大家都禁不住戴上了防毒面具。

3月7日,随着越来越深入敌境,李昌茂看到了我军的大批军车、坦克和装甲车。

越南的天气阴雨,山路湿滑,但在晚间行军中,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我军的军车一般都不开车灯。天亮的时候,他们已经看到了被我军炮火摧毁了90%的高平省会,还有路边我军被摧毁的坦克,铁甲燃烧后的余烟像在对他们诉说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残酷战斗。

没多久,前方的道路已经尽毁,全团下车步行。3月8日一早,已经有所察觉的越军开始炮击448团,很多连队还没吃早饭就立刻紧急开拔,准备投入战斗。

连长让司务长把做好的早饭送到急行军的战士身边,李昌茂和战友们是第一次准备和敌人交火,哪还有心思吃。但他们想不到的是,错过了这顿饭,直到撤回国内,大家就只能吃压缩饼干了。

当天下午3点多,在高平以南40公里地区,448团与越军正式交火,并抢占了一处高地。战士们顶着太阳,在高地上开始拼命地挖“猫耳洞”,不一会水就全喝干了,班长让李昌茂带着全班的9个水壶往回走,去找水源打水。

于是,李昌茂挂了一身水壶开始行动,跑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找到能打水的地方,一路上不时可以听到炮弹从头顶飞过的呼啸声。战场好像能触发战士的本能,当李昌茂听到不远处的丛林里飞出的迫击炮弹的声响时,立刻扑向了大路边的土沟里,刚一卧倒,几米外他刚才的位置就炸响了一颗炮弹,泥土飞溅了他一身。

起身后,他只能拼命地往回向自己部队占领的高地奔去。跑到山下团指挥所的时候,越军对高地的炮击已经开始,20几名烈士和伤员就摆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看着朝夕相处的兄弟已经变成冰冷的尸体,李茂昌本能的恐惧瞬间变为了愤怒。即使再胆小的人,在此刻,都已经眼睛通红,心里只有一个字:杀!

在躲避炮击的时候,李昌茂看到头上的大石头在滴水,于是用了将近1个小时接了2壶水,可当他上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铁托冲锋枪没了。

祖国的方向

当他拎着水壶出现在排长面前时,把排长吓了一跳。但李昌茂更关心的是找回枪,排长听到他的询问时,尴尬地说道:“几个钟头没看见你,以为你牺牲了,枪上交了。对了!这么猛的炮火,你怎么还去打水?”

排长命令大伙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动这些水,战后,李昌茂因为冒死打水,受到了连里的嘉奖。

3月9日到10日,448团连续打了几个漂亮仗,胜利完成了清剿残敌的任务,但也牺牲了100多名战士,战后有多个单位和个人受到了嘉奖。

3月10日晚,150师接到41军撤回国内的命令。随150师行动的50军关副军长命令150师不得原路返回,而至沿崇山峻岭之中41军穿插的路线逆向返回,同时命令448团进行多路回撤,并在途中继续扩大清剿战果。

于是,448团在没有精准地图、没有向导、对敌情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踏上了危机四伏的归国之路。

3月11日中午,李昌茂听说因为担任尖兵的特务排没发现敌情,突前的“团前指”和2营进了越军的伏击圈,职务最高的副团长英勇牺牲,部队损失惨重并被包围。

随后,448团派去救援的2个连也被越军包围。因为高山的阻隔,通讯信号受阻,被围的部队无法与团部建立联络,只能各自为战。

12日一早,团长决定全团前去救援,结果在一个水库附近也遭到了越军伏击,团部和1营被分割。下午,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团长命令全体轻装,准备晚上突围。

当晚9点,团大部队在经过一处木桥时,因为人太多,桥面的“嘎吱”声又惊动了周围的越军,一瞬间,越军机枪发射出的曳光弹编织成一张绵密的火网。此时,李昌茂和很多指战员都发现退路已经被堵死,顿时阵脚大乱。

队伍中有人说杀出去,有人说抢占高地,有人说原路返回,20岁的李昌茂只能先拿一只被炸死的大水牛当隐蔽物躲避密集的子弹。不一会,团长的命令传了过来“分散突围”。

战后资料表明,包围、伏击448团的只有越军一个营。

李昌茂是跟着团部一起突围,负责突前侦查,在黑夜里,一个不留神,他和二排长直接走到一个越军哨所跟前。这是他第一次杀敌,两人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就各自用匕首两下捅死了越军的哨兵。

3月13日下午,他和团部走到一个越南村子跟前,因为怕有埋伏,团长让炮连发射了几枚82无后坐力炮弹。没什么动静,他们才包围了村子,李昌茂和几个战友则进村侦查。

在一个大院子里,他们看见了一个越南老头,对他们招手,好像再说自己没武器,让他们别开枪。可就在他们走近的一瞬间,一个越南老太婆从那个老头背后冲了出来,一颗手榴弹脱手而出,爆炸的时机让他们都没有隐蔽的机会。

走在最前面的团部干事当场牺牲,其他几名战友负伤,后面的李昌茂几人想都没想,举枪就打,把那两个越南人全部放倒。进屋搜查的时候,他们惊出一身冷汗,机枪、迫击炮、地雷、手榴弹等步兵武器应有尽有。

这次之后,李昌茂和战友们再看见越南人,虽然不会直接开枪,但也会和对方彼此盯着,一直走到安全距离之后,才会各自转身离开。

3月15日下午,李昌茂和周围的战友终于顺利突围,与本师450团和41军的一部胜利汇合。

转天上午,150师从广西平孟关凯旋回国,但448团的遭遇却成为光荣背后一道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口。

此战,150师作战11天,歼敌440余人,自身损失200余人。但这是在没有合并448团的前提下。448团失踪、阵亡320余人,被俘202人(全场我军总被俘人数为239人)。

战后,50军关副军长撤职,另一位副军长降职,副政委严重党内警告。

1985年,50军番号撤销。

收获与伤痛

对越自卫反击战沉重打击了妄图称霸中南半岛的越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同时,我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是,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经过此战,大批不合格的指挥员被淘汰,在实战中表现出色的一大批年轻的优势指挥员走上了关键岗位。我军也从此加快了正规化、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战后不久,小平同志宣布裁军100万,但精锐的力量全部保留,“精兵简政”使解放军重新焕发了活力,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1984年开始,越军已经失去了与我军正面抗衡的勇气,同时也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正确位置是什么。

2012年,李昌茂和150师的部分老战友带着家属一起到广西的烈士陵园给曾经的战友们扫墓。

一位军嫂在回家之后,对女儿说:“以后你爸爸每个月的烟钱没有200块的限制了。你必须尊重他,孝顺他!他能在受伤后回到祖国,真的太不容易了!”

谨以略显沉重的此文献给那些永远年轻的勇士们。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178体育直播app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